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获批设立,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后。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科是“九五”、“十五” 和“十一五”期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唯一的体育学科,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学科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式的发展。2001年获得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运动人体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体育学获批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2007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现有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和中心五个:广东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2000)、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训基地(200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民族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

近三年,本学科研究人员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12项,省部级40余项。发表体育核心期刊论文103篇,在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1篇,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第30届奥运会攻关项目三等奖2项。

学科具有非常优越的师资合作力量、研究条件和治学氛围。学科拥有周爱光、谭建湘、崔颖波、陆作生、邓星华、陈琦、熊欢、李春晓、刘承宜、徐晓阳、段锐、王松涛、杨湘波、程大力、李毅钧、李佐惠、刘鸿优等一批知名教授。进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后,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改造实验和研究条件,研究条件居全国同类学科先进行列。

 

合作导师及招收方向一览表

学科

隶属二级学科

主要研究领域

合作导师

体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哲学;体育法学

周爱光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谭建湘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崔颖波

体育人文社会学

学校体育学

陆作生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历史与文化

邓星华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管理学

陈  琦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妇女体育研究

熊  欢

 体育人文社会学

适应体育、运动与锻炼心理学

李春晓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的生物调节信息;激光运动医学

刘承宜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营养与生物化学

徐晓阳

运动人体科学

骨骼肌再生修复、运动与癌症控制、运动与衰老

段  锐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与心血管健康、运动与自主神经

王松涛

运动人体科学

凝聚态物理、非线性光学、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蛋白质分子结构优化、运动人体经络的红外研究等

杨湘波

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史与武术文化

程大力

运动训练学

排球教学与训练

李毅钧

运动训练学

体操教学与训练

李佐惠

 体育教育训练学

运动表现分析

刘鸿优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体育科学学院    庹老师    +86-13570535555    tuoquan@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