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其前身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是该校历史最悠久的学系之一,始建于1933年,系当时的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数理化系的化学专业。现拥有化学一级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应用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环境科学、化学课程教学论、学科教学(化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5个本科学位专业,学院拥有电化学储能电池材料与技术研究教育部工程中心、环境理论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电化学储能与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储能与动力电池产学研结合示范(暨研究生创新)基地、广东高校高分子新型材料产学研结合示范(暨研究生创新)基地。学院与美国乔治亚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综合理工学院共建国际研究平台“华南师范大学计算量子化学研究中心”。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系统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教育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基地。
计算量子化学、电池及电池材料是学院科研的亮点与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学院拥有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H. F. Schaefer III教授为主任、以李前树教授和R. B. King教授为副主任的国际合作研究机构“计算量子化学研究中心”;以李伟善教授为主任的“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顾凤龙教授为主任的 “环境理论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支群体实力强、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的学术研究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26人,教授41人。学院SCI收录论文、专利、科研经费、获奖、鉴定成果、专著等在全校名列前茅。学院近年来不仅承担了大量国家、省、市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还承担了许多企业提出的横向项目,取得了较明显的“产学研”效果。近五年来曾承担的研究项目包括863专题课题、973计划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累计获得科研经费6773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近600余篇,SCI影响因子大于4的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化学和材料学科顶级期刊JACS、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J. Mater. Chem.等刊物上表论文10多篇。获授权专利95件,其中发明专利62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学院拥有的总建筑面积达3.25万平方米的三栋实验大楼,能够满足各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系列现代的化学、环境和材料类仪器设备,且基本齐全。学院拥有华南师范大学环境评估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粤港环境与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学院还负责每年广东省高考化学学科评卷工作、广东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培训以及中学化学新课标的培训等工作。
近五年来,承办了“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与发电技术中的应用学术会议(2008)”、“第四届国际分子模拟与信息技术应用学术会议(2008)”、 “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2009)”、“第二届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2009)”、“第六届国际理论化学、分子模拟和生命科学研讨会(2011)”等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承办了第三届广州地区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学术研讨会、2008年广东省研究生化学学术研讨会、2011年广东省物理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和2012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理论化学)等研究生创新培养活动。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和实践创新教育。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突出的教学科研成果,展现出化学与环境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高质量、高水平的院系之一。
合作导师及招收方向一览表
设站学科 | 专业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化学 | 无机化学 | 01. 手性药物分离材料 | |
02.微孔晶体工程材料 | |||
03.生物功能配合物 | |||
04.隐形与防护材料 | |||
05.生物识别与传感器 | |||
分析化学 | 01.纳米生物探针与传感器 | ||
02.现代色谱学及分离科学与技术 | |||
03. 新的光谱方法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
04.微流控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
05.分离分析新技术及其生物学应用纳米 | |||
有机化学 | 01.不对称有机合成 | ||
02.有机功能材料 | |||
03.超分子化学 | |||
04.药物设计与合成 | |||
05.天然产物化学 | |||
物理化学 | 01.电化学 | ||
02.功能材料化学与物理 | |||
03.分子设计与应用 | |||
04.电湿润和表面化学 | 周国富等 |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01.新型聚合物材料与功能高分子 | ||
02. 聚合物光化学 | |||
03.高聚物多相复合体系 | |||
新能源材料化学与物理 | 01.新能源材料的设计与理论计算 | ||
02.新能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
03.新能源器件的构造及系统管理 | |||
环境化学 | 01.环境功能材料 | ||
02.高级氧化技术 | |||
03.环境纳米技术与毒理 | |||
04.水环境化学 | |||
▲课程与教学论 | 16.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化学与环境学院 林老师 +86-20-39310255 linxm@scnu.edu.cn
环境研究院 杨老师 +86-20-39310536 bin.yang@m.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