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研究员

教授/研究员 2023-06-27 11:21:00


0d9fc85a2a8d69e5ec30461415fcccb.jpg

个人简介

  束文圣,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植物学博士学位。1997~2017年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先后担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务。2017年7月作为杰出人才引进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期从事污染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以通讯作者在ISME Journal、Ecology Letter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顶尖期刊发表了系列重要文章,获邀为Trends in Microbiology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撰写综述文章。论文的SCI他引总数超过3000次,H指数33。先后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四项,含联合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项目等3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曾获泰国国王香根草研究奖(2000年)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2002年) 和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2006年)等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

  通过多组学手段,结合传统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方法,探索微生物生态学与污染生态学的重大科学问题,并推动多组学手段在微生物学和生态学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微生物适应矿山极端环境的生态机理及其分子机制;2)微生物处理矿山酸性和重金属zhangxinshuai废水的效能和机理;3)微生物、藻类基因功能芯片的研发与应用;4)重金属污染区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等。


 李金天2.jpg

个人简介

  李金天,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留校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18年7月进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污染生态学研究。现任教育部全国生态环境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应邀担任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英国生 态学会会刊之一)、Soil Ecology Letters(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 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目前已经在 Biological ReviewsThe ISME Journal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含共同)作者论文 30 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的文章被该期刊选为 Editor’s Choice Paper,以通讯作者发表在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的文章被该期刊选为年度最佳文章(英国生态学会 Southwood Prize 获奖文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际科学基金(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Science)、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计划项目、霍英东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库生态修复》,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科学出版社)。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 2019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

  通过开展室内(包括microcosm)实验、野外调查与田间试验,借助(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组学技术,探索与有色金属矿区生态恢复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微生物在矿区土壤重金属以及重要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2)(超)富集植物适应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理生态机制;3)矿区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对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影响。



个人简介张新帅.png

  张新帅,研究员。2012年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2012~2018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Carl R. Woese基因组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基因组酶学”的博士后研究。2019年引进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微生物代谢的研究。在NCB, JACS, PNAS,ACI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

  利用“基因组酶学”策略解析微生物新酶功能和代谢通路。在分子层面上阐明肠道微生物代谢膳食成分和外源性成分的生化分子基础,解析肠道微生物中最富集的甘氨酰自由基蛋白家族新酶功能。



个人简介黄华.jpg

  黄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获酶学博士学位。2012~201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从事“酶组学”及 “蛋白质工程”博士后研究。2017年01月引进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微生物代谢以及工业酶应用研究。在NCB, JACS, PNA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

主要研究领域

  以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利用“酶组学”策略批量鉴定微生物新酶资源,进而得以为微生物代谢以及新酶工业应用研究做好铺垫工作;现具体从事人体微生物未知基因功能批量鉴定工作,冀此更好的融合人体微生物基因组与人体微生物代谢组研究,从而积极推动人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研究的更深入探索。



个人简介王璋.jpg

  王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4~2018年在美国葛兰素史克(GSK)研发总部先后任博士后和研究员。2018年9月作为青年拔尖人才引进到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期从事人体微生物组学和微生物进化学研究。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Medicine,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Microb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ISME Journa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H-index为28。

主要研究领域

  通过微生物生态学理论和组学手段,结合多组学、系统生物学与大数据分析方法,探索与生命起源、健康和疾病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推动生态学和多组学手段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多组学手段探究气道微生物组与宿主互作;2)Meta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对疾病公共转录组的深度挖掘和老药新用探索;3)线粒体生命起源与内共生病原菌系统进化等。



个人简介王宇涛.jpg

  王宇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02~2006),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2006~2011)。2011年07月进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期间于2017~2018年在瑞典隆德大学开展土壤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的合作研究。主要研究兴趣为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及其与植物互作的生态、环境效应。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课题以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获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等人才项目。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oil Biol. Biochem.、Appl. Environ. Microb、Plant Soil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

主要研究领域

  以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MF)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探究不同生态系统(尤其是湿地生态系统)中AMF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特征;结合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AMF与植物互作的生态、环境效应,揭示AMF调控植物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生态机制,并探究AMF防控农田Cd、As面源污染的环境效应。



个人简介梁洁良.jpg

  梁洁良,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06~2010),硕士、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0~2016)。2016年03月入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年07月进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为土壤微生物在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he ISME Journal、Global Change Biology、Biological Review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与微生物定向调控,以及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污染治理的研究。尾矿及矿山酸性废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研究等。



个人简介易歆竹.jpg

  易歆竹,副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环境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6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所任博士后。2018年9月入职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Nature Microbiology, ISME Journal, 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主要研究领域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手段,探索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等新型污染物在污染环境下的分布、传播、影响因素与健康风险;探索环境污染暴露对人体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如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影响。